如今,印度终于尝到了自己曾经投向他国的回旋镖。长期以来,它一直在期望获得美西方国家的支持,但最终换来的却是一纸空谈。欧美国家不仅不再向印度伸出援手,甚至直接将枪口对准了这个曾经被他们一手扶植的国家。
印度的高官近期对此发表了强硬言辞,尽管表面上语气坚定,但其中却难掩印度如今的无奈局面。那么,美西方国家究竟做了什么事,导致印度高官如此表态呢?
如今,许多媒体常把中国称作“东方大国”,这也正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。然而,在遥远的东方,除了中国,还有一个同样强大的国家——印度。作为一个大国,印度的情况和中国却大相径庭。
有许多西方媒体将印度描述为“投资者的噩梦”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许多西方企业曾经在印度投资,但最终,他们不仅没有看到预期的成果,甚至连一点回报都未能实现。那些投资的资金,就像是扔进了河里,波澜都没有掀起。而印度的国情正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。印度的许多官员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,投资企业不得不支付层层回扣,结果,原本应该用于发展的资金被无情蚕食,最终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。
展开剩余72%然而,印度并没有因此放弃,特别是莫迪上台后,更是拼命抗争命运。印度的策略却显得有些令人汗颜。它试图通过与俄罗斯建立紧密关系,获取能源和武器装备,但很快又把目光转向欧美,因为欧美有钱,印度的眼光一直在两边游走。无论是从俄罗斯还是从欧美,印度都力图通过这些外部支持来解决自身困境,确保经济生计。
欧美国家也有他们自己的难题,他们希望摆脱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主导地位。于是,他们鼓励印度发展制造业,一方面是为了对抗中国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。这一举动可以说是“图谋双赢”,而欧美政客们似乎也因此而感到非常聪明。
然而,现实和他们的预期却大相径庭。印度竟然成了一个“中间商”,把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和零部件,通过贴上“印度制造”的标签,再卖给欧美国家。这让欧美国家最初还为印度的制造业感到欣慰,然而一旦调查发现真相,他们就彻底傻眼了。
近期,印度的工业部长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强硬言辞,表示如果欧盟继续对印度某些特定产品加征关税,印度将不得不采取报复措施。当时,这番话是在印度和欧洲一些大企业举行的会议上说的。难道欧盟真的准备对印度“动手”了吗?显然,如果没有美国的背后支持,欧盟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。
这表明,美西方国家可能准备对印度采取行动。那么,为什么会这样呢?虽然印度偶尔撒撒小谎、占点便宜,但这种行为不会影响到他们与欧美的关系。实际上,从前期美国高官的言论中,我们能察觉到端倪。他曾表示:“我们遗憾地发现,始终无法与印度成为真正的盟友。”
印度如今的困境,并非突如其来。几年前,欧盟就已经开始讨论对印度产品加征关税的计划,预计在2026年实施。这些关税针对的主要是钢铁和水泥等产品,欧盟提出的理由是这些产品的碳排放过高,需要进行环保调整。然而,印度显然并不关心环保问题,更在意的是如何通过这些产业赚取利益。钢铁是印度的支柱产业之一,这一关税政策显然会对印度经济造成冲击,特别是在经济本就不稳的情况下,欧盟的做法无疑让印度感到愤怒。
从这些事件来看,欧美国家显然并没有把印度当成真正的合作伙伴。印度的自身实力也未能达到欧美期待的水平。过去,欧美之所以支持印度,是因为它看中了印度作为“替代者”的潜力,但如今,印度的表现让这些国家感到失望。因此,欧美不再继续投资印度,也不再视其为有价值的伙伴。
莫迪政府多年来一直寄希望于欧盟的让步,然而,换来的却是失望。如今,印度只能通过口头上的强硬措辞来掩饰内心的失落。印度或许应该认清现实,了解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。若无法及时调整,印度不仅会被国际社会抛弃,甚至可能面临进一步的衰退。
如果印度能够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,积极改革,或许还能够改变现状。但如果继续自我麻痹,最终的结果只会是自食其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载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-炒股杠杆网站-配资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