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刘通 通讯员 李小诗
编者按——
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,今年的节日主题是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。从急救室里分秒必争的殊死较量,到病床旁对患者的悉心照料;从手术室里精准无误的操作,到诊室中耐心细致的诊断,在时光的长河中,他们以生命为笔,用医德绘就温暖底色,以医术书写希望篇章。
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,让我们一同走近身边的好医生,感受那份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的执着与坚守。
在百姓的眼里,肿瘤是一类非常可怕的疾病,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痛苦和死亡。如今,随着科学的进步,肿瘤的确诊不再那么困难,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,治疗效果越来越好,患者生存期也越来越长。不断攻克肿瘤治疗难题,筑起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安全壁垒,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刘联的医者初心与使命担当。多年来,他勇毅笃行、躬耕不辍,为提升肿瘤诊疗水平,贡献着自己的热忱与力量。
展开剩余66%1997年,刘联从山东医科大学(现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)毕业后,来到齐鲁医院肿瘤中心化疗科工作。如今,作为山东大学血液肿瘤学博士,免疫学博士后,山东大学临床医学教授,肿瘤学博士研究生导师,他致力于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,在给无数患者带去生的希望的同时,也赢得了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患者的信任。
肿瘤患者的守护者 不负信任与生命所托
“面对患者的信任和对生命的渴望,医者唯有以仁心仁术以待。”刘联坦言,现在肿瘤发病率高,肿瘤科门诊的患者也明显增多,一上午往往要看几十个患者。很多患者合并多处转移,经历了多次治疗,病情非常复杂,处理起来也相当棘手。在身兼科室管理、教学科研的同时,刘联在门诊和病房的医疗工作也是异常忙碌,经常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。
“医人先医心,情绪和精神因素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变化,导致免疫系统受到严重影响,进而影响肿瘤治疗效果。”刘联表示,学会调节肿瘤患者情绪,使其保持心情开朗、愉快、心境平和,也是肿瘤内科医生的一大技能。“健康所系,性命相托。”这是每一名医学生步入医学殿堂的庄严誓言,而肿瘤患者,忍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,更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,因此他们对健康的渴望比其他患者可能更深,更是将满腔希望寄托于他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,希望能减轻病痛,更好地活下去。刘联和团队始终不负每一位患者的生命所托,为每一位患者拥有更好的生命质量而不懈努力着。
承前启后的引路人 “我愿成为连接未来的桥梁”
刘联的门诊,经常会看到下午六点以后,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,又到了晚上要给学生开组会的时间。他非常重视每周一次的组会,经常和学生讨论问题到深夜,回到家已是凌晨。但刘联甘之如饴,“只要患者能受益、学生能进步、科室能发展,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,我很幸运从事了这个专业,让我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价值。”他笑言自己是个“无趣”的人,没什么爱好,脑子里装的都是科研和工作上的事情。刘联表示,他将秉承齐鲁医院老一辈学科带头人的优良传统,努力攻坚克难,弘扬科室向上向善、追求上进的风气,号召大家凝心聚力、勇往直前,共创齐鲁医院肿瘤内科辉煌的未来。
“我愿成为承前启后的桥梁,连接肿瘤内科的过去和未来,为学科的大发展、大突破和青年人才的成长成才鞠躬尽瘁。期待未来能交给青年人一个朝气蓬勃、群英荟萃的学科,让他们继续去实现突破。”刘联说。
发布于:山东省天载配资-国内股票配资-炒股杠杆网站-配资查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